混凝沉淀池是給排水中沉淀池的一種。混凝過程是工業用水和生活污水處理中最基本也是極為重要的處理過程,通過向水中投加一些藥劑(通常稱為混凝劑及助凝劑),使水中難以沉淀的顆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膠體,然后與水體中的雜質結合形成更大的絮凝體。絮凝體具有強大吸附力,不僅能吸附懸浮物,還能吸附部分細菌和溶解性物質。絮凝體通過吸附,體積增大而下沉。
混凝沉淀工藝與其他物理化學方法相比具有出水水質好、工藝運行穩定可靠、經濟實用、操作簡便等優點。
混凝沉淀原理
在混凝劑的作用下,使廢水中的膠體和細微懸浮物凝聚成絮凝體,然后予以分離除去的水處理法。混凝沉淀法在水處理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它既可以降低原水的濁度、色度等水質的感觀指標,又可以去除多種有毒有害污染物。
1、 隔板絮凝池設計要點
(1) 絮凝時間一般宜為20~30min;
(2) 絮凝池廊道的流速,應按由大到小漸變進行設計,起端流速宜為0.5~0.6m/s,末端流速宜為0.2~0.3m/s;
(3) 隔板間凈距宜大于0.5m。
2、機械絮凝池設計要點
(1)絮凝時間宜為15~20min;
(2)池內設3~4擋攪拌機;
(3)攪拌機的轉速應根據漿板邊緣處的線速度通過計算確定,線速度宜自第一檔的0.5m/s逐漸變小至末檔的0.2m/s;
(4)池內宜設防止水體短流的設施。
3、折板絮凝池設計要點
(1)絮凝時間一般宜為12~20min;
(2)絮凝過程中的速度應逐段降低,分段數不宜少于三段,各段的流速可分別為:
第一段:0.25~0.35 m/s;
第二段:0.15~0.25 m/s;
第三段:0.10~0.15 m/s;
(3)折板夾角采用90°~120°;
(4)第三段宜采用直板。
4、柵條(網格)絮凝池設計要點
(1)絮凝池宜設計成多格豎流式;
(2)絮凝時間一般宜為12~20min,用于處理低溫低濁水時,絮凝時間可適當延長。
(3)絮凝池豎井流速、過柵(過網)和過孔流速應逐段遞減,分段數宜分三段,流速分別為:
豎井平均流速:前段和中段0.14~0.12m/s,末段0.14~0.10m/s;
過柵(過網)流速:前段0.30~0.25m/s,中段0.25~0.22m/s;
豎井之間孔洞流速:前段0.30~0.20m/s,中段0.20~0.15m/s,末段0.14~0.10m/s。
(4)絮凝池宜布置成2組或多組并聯形式。
(5)絮凝池內應有排泥設施。
更多關于混凝沉淀池的相關資料,可關注公司網站(hnyiz.com)!